日期:2021-05-18 来源:来自本站
漫步徐州工程学院的新校区,很多人的第一印象就是——“绿”。绿,不仅是指校园大面积的绿化覆盖,更体现在学校对节能理念的倡导和节能技术的应用。
绿色校园,实至名归。
早在2009年,徐州工程学院在徐州市东部开建新校区,建设绿色节约型校园的构想也从那时起步。近年来,根据该校《“十三五”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》,明确提出深入推进“保障条件建设工程”,打造现代智慧校园,整体设计、全面管理、深入推进后勤信息化建设工作。该校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,以“三服务三育人”为宗旨,把大后勤、大保障、大服务、大系统的观念信息化、具体化,逐步总结出具有徐州工程学院特色的后勤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道路。
偌大的校园,各个耗能节点能否实现全时监控与远程控制?
徐州工程学院FrontView 节能监管平台有效解决了这个问题。该平台把给水、热能、供电、路灯、空调控制、供暖应用等都纳入了监测范围,实现了对每一个节点的实时监测与控制。
2009年8月,徐州工程学院预付费电系统投入使用,给用户带来便利。该校本着“集中监测,分散控制”的较为安全的管控原则,通过对控制参数灵活自由地进行设置,下发到各个终端控制器,使该换热站能够根据气候和实际供暖需求量进行供热,并通过参数图表来验证控制策略执行情况及效果。
值得一提的是,徐州工程学院变电所实时监管系统,主要包括变电所地图、供电系统图、参数运行图、当前报警、历史报警等功能。尤其是新版报修系统上线以来,年接受报修量达3.7万件次,在学期初维修量大的情况下,平均日维修接单量达300多件次,维修人员能及时与报修人员信息互动,师生对此非常满意。在线报修系统是能源管理工作中计算机代替人工的典型体现。
以2017年9月成立的智慧后勤服务中心为标志,该校基本形成“互联网+校园后勤”的新格局,在线率位居江苏省前列。实现全方位、多角度、立体化的“一站式”的后勤信息化服务管理模式。
昔年荒芜的野地,如今已是满目葱茏的信息化节能园区。徐州工程学院先后被评为中国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“领跑单位”“先进单位”,江苏省高校后勤信息化建设“优秀示范单位”,中国高校“校园节水·安全供水·智慧管理”样板示范校,江苏高校后勤节能先进单位,徐州市节约用水“先进单位”等。全校师生以信息化打造绿色节能校园,提倡节能理念,担负起绿色低碳生活倡导者和先行者的职责。 吴 凯